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是国际展览局授权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文献研究中心,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818号。该博物馆于2013年12月底动工建设,2017年5月1日正式开放运营,占地面积约4公顷,总建筑面积46534.48平方米,建筑高度34.8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

博物馆的设计主题为“世博记忆”与“城市生活”,由代表历史、冥想和永恒的“历史河谷”和代表未来、开放和瞬间的“欢庆之云”两个意象演绎。馆内设有8个常设展厅和3个临展厅,展陈面积约1.2万平方米。常设展厅的14厅主要展示1851年至2008年间的世博会发展状况及历史面貌,57厅则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开,第8厅主要呈现2010年世博会以后不断延续的未来各届世博会的精彩内容。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连续参展了四届世博会,包括2012年韩国丽水、2015年意大利米兰、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和2020年阿联酋迪拜世博会。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将继续参展,展览主题为“下一站未来”,位于大阪世博会的国际组织联合馆中。

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互动多媒体、影像实物等展示手段,展示世博会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力与创新力,打造了一个世博主题的数字化展示空间。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全球第一个以世博会为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通过数字化、数据可视化、GIS等手段,展示世博会的发展脉络探秘大阪世博:中国馆的绿色智慧与文化盛宴

想象你站在大阪世博会的园区里,眼前是一座宛如中华书简般绵延展开的建筑,这就是中国馆。它不仅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更是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文化精髓的窗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魅力的展馆,感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外观:中华书简,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书简,仿佛一卷卷历史长河在眼前展开。外立面上镌刻着百余句诗词名句,每一句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深邃。走进馆内,一幅巨大的“文字瀑布”映入眼帘,中日文字从天花板滚动至地面,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文化的传承。

展区:三大篇章,展现绿色智慧

中国馆共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展区,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文化精髓。

1.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共筑未来

“天人合一”展区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为核心,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农业技术等,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风水理论等,感受中华文明的智慧。

2. 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展区以中国各地的生态修复案例为背景,展示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这里有厦门筼筜湖的宜人生态、湖南十八洞村的盎然生机,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修复等案例,向世界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3. 生生不息: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生生不息”展区以中国科技创新成就为主题,展示中国在航天、深海探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互动体验: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中国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通过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在“生生不息”展区,观众可以戴上VR眼镜,感受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奇妙经历。

文化交流:搭建友谊桥梁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不仅是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是促进国际交流的平台。在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与各国展馆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中国馆,一座绿色的智慧之馆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绿色发展理念,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中国绿色发展的最新成果。这座绿色的智慧之馆,必将成为大阪世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